2022一場關于“云”的競爭 | 國際巨頭紛紛看好這個領域

發布時間:2023-03-01作者:小編閱讀:0

2022 “云”的競爭

在美國資本市場,投資人近些年開始排斥擁有多種復雜獨立業務的大型“航母”上市公司,去年年底,三家跨國企業巨頭——強生、東芝和通用電氣相繼宣布企業分拆計劃。在此之前,資本市場上就已經掀起了大型跨國公司分拆的熱潮。三家行業巨頭密集公布分拆計劃一方面將早已開始的分拆趨勢進一步推向高潮,另一方面也預示著興起于上世紀60年代,并在80年代加速發展的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模式可能即將退卻。但是,作為典型科技巨頭൩的亞馬遜,卻堅♌決反對分拆業務,其原因究竟為何?

分拆潮中的逆流者

2022一場關于“云”的競爭 | 國際巨頭紛紛看好這個領域

亞馬遜最重要的兩大業務是電子商務和云計算,在此基礎上,亞馬遜不斷向新領域拓展,其中包括食品生鮮電商和影視制作行業,亞馬遜拓展業務的方式包括自行開發或𝓡是大規模并購。亞馬遜的快速增長引發了美國一些國會議員的警覺,他們希望推動亞馬遜和其他科技巨頭分拆,從而解決個人隱私保護和壟斷市場的問題,然而這些努力成效甚微。包括貝索斯在內,科技巨頭的創始人堅決反對外界的分拆要求。他們指出,底層的技術能夠整合表面上完全獨立的業務。

作為美國巨頭公司之一的亞馬遜,從一家只提供線上圖書電商銷售的公司,在歷經23年的成長與蛻變后成功邁入萬✤億企業俱樂部,🀅在《2021胡潤世界500強》中,亞馬遜以估值116,600億元人民幣排名第三,躋身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最優秀的企業之一。 亞馬遜最讓人意想不到,也最讓人吃驚的并不是它的Prime會員、FBA物流服務、第三方集市業務等因電商而孕育出的超級服務,而是它挑戰自我、跨領域創造的云服務AWS。

AWS即Amazonꩵ Web Services,是亞馬遜(Amazon)公司的云計算IaaS和PaaS平臺服務。AWS面向用戶提供包括彈性計算、存儲、數據庫、應用程序在內的一整套云計算服務,能夠幫助企業降低IT投入成本和維護成本。AWS提供了一整套ꦑ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服務,使幾乎能夠在云中運行一切應用程序:從企業應用程序和大數據項目,到社交游戲和移動應用程序。

日前,亞馬遜旗下的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宣布,計劃在全球26個國家的32個城市地區推出新的AWS Local Zone,使美國以外的用戶能夠滿足醫療保健、生命科學、金融服務和政府等監管部門的數據居住要求。該云提供商現在計劃在 26 個國家/地區的 32 個新城域開放Local Zones,提供單位數的毫秒級延遲性能,同時滿足客戶數據駐留要求。Local Zones是A🤡WS提供的新型基礎設施服務,可將某些 AWS 服務靠近特定地理區域、行業或 IT 中心。該服務也是計算越來越多地轉向分布式邊緣的一個例子。AWS覆蓋了從初創企業到大型企業,政府實體到非營利性組織。一些大型企業都在使用AWS的EC2服務,比如Netflix、Twitch、Linkedin、Facebook等。當初“Everything on cloud”(萬物上云)的暢想也不再是夢。

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亞馬遜AWS、微軟云、谷歌云2021年依舊維持著高增長,但美國三巨頭的高增長原因有其特殊性。營收方面來看,亞馬遜AWS 2021年總營收622.02億美元,同比增長37%,全年營業利潤185.32億美元;微軟智能云在2021年總營收677.84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全年營業利潤299.71億美元;谷歌云2021年總營收為192.06億美元,同比增長47.%,全年營業虧損31.05億美元。

從Iaa♒S基礎設施看,國際云廠商也正在全面拉開與國內云廠商的差距。數據顯示,亞馬遜AWS繼續領跑,市場份額為32%,微軟Azure位居第二,市場份額為21%。谷歌云在2021年取代阿里云成為全球第三大云廠商,份ꦉ額為8%。

也由此看出,亞馬遜AWS、微軟云、谷歌云去年依舊維持著高增長,其收入增速甚至超過疫情前。與此相反,中國云廠商收入增速在2021年開始下滑。微軟云正在縮小和亞馬遜AWS在公有云市場的距離。微軟云收入規模、利潤率均高于亞馬遜AWS。由于在🐻傳統IT市場積淀多年,微軟云的產業布局也比亞馬遜AWS更完整。亞馬遜AWS、微軟云的利潤率遠高于中國云廠商,且不可復制。國內云廠商在中國市場特殊性🐽、政企客戶傾向私有化部署、大型客戶定制化需求繁多等因素的影響下,無法簡單模仿海外企業的路徑。國際云廠商和中國云廠商間的規模差距、技術差距正在被拉大。雙方已走到分岔的十字路口,未來差距可能還將被進一步拉大。

“云”的高增長何來?

2020年疫情之后,在遠程辦公和復工復產的影響下,通過云和數字化手段解決問題成為共識。當年IT支出為3.9萬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3.4%。2021年,美國通脹率持續攀升,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升7%,這是1982年以來最高點。采用云和數字化工具增效降本,這被企業視為抵消成本增長的重要手段。在多重背景下,2021年全球IT總支出的增速遠超過去兩年。三家國際云廠商客戶群體面向全球市場,天然可以獲取全球IT支出增長帶來的市場紅利。同時,云上應用還在迎來新一輪的爆發。2021年,云計算基礎設施的競爭逐漸延🌼展至上層應用。亞馬遜AWS、微軟云、谷歌云在集體強化PaaS、SaaS層生態建設。PaaS、SaaS層的加速,推動了市場大盤的擴張。

除上述共性因素外,亞馬遜AWS、微軟云、谷歌云三家企業的增長還有各自特性,亞馬遜AWS在公有云市場具有絕對優勢,產品包括云、數據庫等,但PaaS、SaaS層較單薄,主要依靠SAP、Salesforce等平臺層合作伙伴補足。亞馬遜AWS還被認為在垂直行業缺少積淀。過去,亞馬遜AWS的客戶包括Facebook、Instagram、Netflix等知互聯網產品或企業。不過,2021年亞馬遜AWS在金融、醫療、制造、政府、電信等大型行業客戶市場取得了較大突破。同時,亞馬遜AWS在這些領域和微軟、IBM等企業產生了直接競爭關系。為適應行業客戶的需求,亞馬遜AWS的產品也延展到了PaaS層,比如推出更多針對細分行業的數據模型、算法方案、IoT工具或是開發平臺。根據亞馬遜財報,高盛、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輝瑞、拜耳、美聯航、愛立信等大型企業在2021年均已與亞馬遜AWS簽訂合同。🤡此外,政府訂單也為亞馬遜AWS貢獻了不菲的收入。美國國防部、美國中央情報局等關鍵部門均采購了亞馬遜AWS的云服務。不過,亞馬遜并未公布這些合同的具體金額。

另一方面,政府、國防領域甚至成了亞馬遜和微軟競爭最激烈的領域。2019年10月,微軟云獲得了美國國防部的“聯合企業國防基礎設施”合同,該合同高達100億美元(執行周期為10年)。亞馬遜AWS隨后向美國聯邦申訴法院提起訴訟。20♌21年7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取消微軟合同。2021年8月,美國國家安全局將一份100億美元的合同交給了亞馬遜AWS,但微軟也對此提出了訴訟。該合同目前處于懸而未決的狀態。微軟公有云Azure市場份額低于亞馬遜AWS,但其2021年智能云業務677.84億美元總營收卻高于亞馬遜AWS。除了智能云(云、服務器、企業咨詢與服務、GitHub開源社區),該業務2021年全年收入677.84億美元。按照寬口徑劃分,微軟云還包括生產力和業務流程業務,如Teams協同辦公平臺,Power Platform開發平臺,Dynamic開發平臺和相關ERP、CRM產品,Office企業版、Windows企業版、Linkedin企業級人才解決方案,該部分業務全年收入為122億美元。也就是說,微軟云(智能云+生產力與業務流程)2021年總營收為800億美元。微軟云規模不輸與亞馬遜AWS是三方🐻面因素決定的。一是業務布局,二是客戶關系,三是行業積淀。

從行業積淀的角度看,微軟在傳統IT階𓄧段便開始服務行業市場。AWS是行業🌞市場的新人,微軟云卻是行業市場的老兵。2021年微軟云制定了深挖六大行業(如零售、醫療、制造、金融、政府與非盈利組織、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并在這六大行業推出了相應的行業云。比如,為強化醫療云,微軟在2021年4月以197億美元現金收購了醫療SaaS服務商Nuance。微軟可持續發展云的客戶則包括日產公司等對減排敏感度較高的企業。大型政府、企業客戶通常看重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以及集成、咨詢及服務能力,微軟、IBM等企業在該市場的優勢強于亞馬遜AWS。

云計算可以幫助巨頭企業擴張到新的領域,并且對盈利不高、但是高速增長的其他業務進行“補貼”,因為其帶了了強力的現金流,同時也包括網絡廣告業務和第三方商戶網絡賣場業務。在傳統產業中,一些企業具有擁有完全不相關🐻的獨立業務,這些業務的財務狀況和資本需求也不盡相同,作為對比,大型科技公司旗下的獨立業務矩陣還沒有發展成熟,它們很容易獲取發展資本。因此,無論是從財務上還是業務運營上,對于科技巨頭來說,通過業務分拆來提高長期股東價值的機會不是那么顯著。

“云”的算力布局

元宇宙近期得到許多大企業的關注。怎么切入進元宇宙市場,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做法。例如微軟、Roblox以及騰訊希望從游戲行業來切入布局元宇宙,而有的公司則是從算力方面切入,希望能夠在元宇宙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元宇宙中有大量的程序需要計算,構成元宇宙的虛擬內容、區塊鏈網絡、人工智能技術都離不開算力的支撐。例如元宇♐宙里建筑的建模、顯示就需要大量的算力來進行渲染,及時的ꦏ信息反饋也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因此越高的算力可以構建出體驗感越強的元宇宙。游戲產業每一次重大的飛躍,都源于計算能力和視頻處理技術的更新與進步。元宇宙亦是如此。

云計算會因為人們持續建設元宇宙而得到十足的發展。元宇宙的數據量爆發導致算力需求激增 ,云計算被認為是元宇宙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依靠普通百姓的計算機設備來運行元宇宙龐大的代碼是不現實的,而云計算則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連接進入元𝐆宇宙中,我們需要輸入“參數”,即前往哪里,下哪些指令等等,就好比打游戲敲鍵盤輸入指令。人們進入元宇宙中所輸入的參數遠比敲鍵盤所產生的的指令要復雜許多,傳感設備采集我們的“輸入參數”,丟到云端中進行運算再轉換成元宇宙能理解的參數,從而讓元宇宙里虛擬化的我們能夠動起來或是下指令。傳達完了指令,接下來是元宇宙的建模部分。元宇宙中的一切物體,建筑等都是虛擬化的。這涉及到了建模的部分。想要搭建一個逼真且龐大的元宇宙世界,就需要強大的云技術來支持強大的模擬能力。人類連接進元宇宙需要得到一定的“反饋”,云技術經過一定的運算之后再把“反饋”傳回給我們手邊的𝓰設備,從而給予我們一定的感知反饋。

許多科技公司也都積極布局相關設施。例如國內著名的阿里云,主要從ꦉ四個方面來提供云計算基礎設施:全息構建、全息仿真、虛實融合以及虛實聯動。元宇宙將會帶來廣泛數據需求,而阿里云提供專業大數據服務和澎♔湃算力。用戶可以基于阿里云的技術來為搭建各種元宇宙素材和數字內容場景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用戶也可以使用阿里云的人工智能相關服務來分析元宇宙中所產生的數據等。阿里云也有區塊鏈服務,確保底層數據的不可串改性。在元宇宙云計算方面,國外代表的有亞馬遜的AWS;國內則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為領先者。

英偉達的Omniverse Avatar平臺,就是強大算力的最好說明。該平臺為創建幾乎可以部署在任何行業的虛擬助手打開了大門。英偉達設想該技術可以幫助進行廣泛的客戶服務交互,例♕如餐廳訂單、預約和預訂、銀行交易等。英偉達于2020年10月推出Omniverse測試版,超過17,000名客戶進行了測試體驗,包括寶馬、愛立信、沃爾沃、Adobe、Epic Games在內的眾多公司都正參與Omniverse🃏合作。Omniverse是專為虛擬協作和物理屬性準確的實時模擬打造的開放式平臺,被稱為工程師的元宇宙。工程師們可以在其中進行機器人、汽車、工廠等各類事物的模擬制作。用戶和團隊可以在共享的虛擬空間中連接主要設計工具、資源和項目以協同進行迭代,創作者、設計師和工程師的復雜可視化工作流程也在發生轉變。

另一個芯片巨頭AMD近期也開始為元宇宙開拓服務。2021年11月9日,AMD宣布Meta成為其業務伙伴。Meta在宣布未來主攻元宇宙之后,對于算力有著很大的需求。如今AMD與英偉達在圖形運算方面被認為是雙巨頭。元宇宙的建設必然會涉及到許多圖形運算。在此領域深耕的AMD也會因為元宇宙而得到更多的機會以及搶搭元宇宙的商機。2021年12月,AMD發布了第二代數據中心Instinct MI200 系列GPU加速卡。此GPU在進行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等巨量的運算工作時,能有效提升計算速度。Insti﷽nct MI200 系列GPU加速卡將以臺積電5納米制程技術生產,預計2022年開始量產并進入市場。AMD正在緊緊把握元宇宙相關芯片的商機,希望能夠在元宇宙芯片占有一席之地。

“云”帶來的技術化轉型

基ᩚᩚᩚᩚᩚᩚ⁤⁤⁤⁤ᩚ⁤⁤⁤⁤ᩚ⁤⁤⁤⁤ᩚ𒀱ᩚᩚᩚ于云計算等新技術體系的數字化轉型,與之前所有由技術引發的企業轉型一樣,是不容忽視的重🧜大趨勢。不一樣的是,數字化轉型將把企業帶入下一個經濟形態:數字經濟。其實不僅是制造業,對任何行業來說,數字化轉型都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數字技術驅動企業持續轉型的兩大動力:諸如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繁榮,帶來了新的商業價值、優化了企業運營,甚至降低了運營♍風險,但這些數字技術同樣也給企業的競爭對手帶來了機遇——競爭對手的快速轉型將通過市場傳導給企業形成轉型壓力,而數字技術也引發了市場中用戶和消費者的行為變化——他們會優先選擇那些經過數字技術優化或直接由數字技術形成的產品與服務。同時數字化轉型對于傳統企業和政府及公🗹共事業組織來說,尤其重要。傳統企業在前面提到的雙重市場壓力下將被迫重塑甚至顛覆已有的業務經營和商業模式,或是通過采用數字技術而改進已有的能力,或是開發新的能力以及進入新的市場,而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

有經驗表明從企業本地系統遷移到亞馬遜云科技云上后,將帶來基礎設施成本平均降低31%、IT基礎設施管理效率提升62%、系統異常宕機時間降低69%、安全事件每年減少43%、每年可發布的新功能提高3倍等等收益,最重要的是可以將IT的精力切換到業務運營優化。而業務運營也在技術轉型的支撐下,轉變為數據驅動的方式,進而改進客戶體驗、員工生產力、決策效率、業務預測等。當企業成為一個數據驅動的組織后,就可以重新發明商業模式。從2006年亞馬遜云科技開創了公🐬有云服務之后,云計算驅動的技術創新就沒有減緩的態勢。根據技術驅動轉型范式,這將為持續的數字化轉型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最終持續轉型將轉變為企業和組織的常態。

2022年是數字化轉型的“分水嶺”之年,由🧸云技術的持續轉型發展推動了企業運營及戰略轉型的持續深化,進而夯實了數字經濟這個長期的大趨勢。以亞馬遜云科技為代表的云技術廠商和云服務商,不斷推陳出新、🎃加快自身的技術發展和創新,進而強化數字化轉型的兩大動力,最終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技術驅動轉型的新范式,讓企業持續的數字化轉型成為新常態。

億聯云作為國內知名的云服務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包括數據中心專線、互聯網專線MPLS專線、云專線以及SD-WAN在內的多種產品,可為您提供專業、靈活、多樣性的專線及SD-WAN組網解決方案,如有疑問,歡迎致電010-53390328!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請聯系站長郵箱:[email protected]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ꦚ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標題:2022一場關于“云”的競爭 | 國際巨頭紛紛看好這個領域

TAG標簽:企業上云

地址://beijingyml.cn/article/20220301174758.html

上一篇:直擊MWC2022:IPv6+已經在全球實現了100+的商用
下一篇:混合云成為企業上云最優選擇,未來發展挑戰與機遇并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