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2-10-24作者:小編閱讀:0
自9月下旬以來,限電潮影響了全國許多省份和行業,許多上市公司發布了限電限產相關公告。IDC圈了解到,部分地區限電令仍在繼續,部分企業EDC和第𒅌三方IDC也在波及。
由于用電量大,社會普遍將數據中心定義為高能耗行業。由于用電、用水指標不足,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幾年前就出臺了限制數據中心🍸能耗的政策,多以PUE值為衡ꦡ量指標。
拉閘限電持續時間尚不清楚,但IDC能耗限制收緊已成定局。考慮到能耗雙控和雙碳政策背景,數據中心面臨的這種情況將長期存在,限制將越來越嚴ꦐ格。
IDC監管從政策上看:更細、更難、更嚴。
假如簡化一下,曾經IDC企業面臨的監管就像入門標尺,只看身高(PUE值)體重(選址),而且只存在于北上廣深。目前IDC企業面臨的是全面體檢,門檻更高,體檢項目更⛎細,不達標就淘汰。
自去年以來,全國各類數據中心的相關政策就是最好的例子。
范圍更廣
現在能源供需緊張,上半年有19個省ဣ(區)能耗強度降低不達標。為了控制能耗,許多省份不僅遏制了高能耗、高排放的行業,還將能耗大的新興行業🐭納入監管范圍。
限制數據中心的能耗就像王謝堂前燕,從北上廣深飛往其他省份:
自2020年以來,山東提出新建數據中心的PUE值原則上不高于1.3。
山西表示,到2025年,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PUE將降至1.3以下。
廣西的發展目標是建設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設計PUE值低于1.4。
云南將發展目標定為: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年度綜合運行PUE低于1.3,新建中小型數據中心年度綜合運行PUE低于1.5。
更細致的獲批要求更難。
在北上廣深地區,相關政策更加細化,不僅僅局限于PUE值,數據中心項目更難獲得能源利用指標。
北京將全市和河北省劃分為四個區域,并🐈根據使用場景對數據中心進行詳細分類,如存儲數據中心、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計算能力中心、商業或混合云數據中心等。對數據中心規模、PUE、WUE、單機架功率、稅收指標等進行細化。
在空間上,上海將數據中心的建設選址分為三個區域,功能上強調支持城市戰略發展目標、重點行業支持的數據中心,對機架規模、設🌺備上架率、PUE、CPUE、平均機架運行功率等關鍵指標提出明確要💮求。在此基礎上,上海對擬建數據中心采取批準申報制度,限制項目建設和投資進度,要求項目在批準后15個月內建設并交付使用。
在廣州和深圳所在的廣東省,數據中心的審批比北京上海更加困難。今年4月,廣東省能源局要求:2021-2022年,原則上全省不再增加數據中心機柜;2023-2025年,在上架率達到70%、能耗強度🐽降低的前提下,再考慮支持新建和擴建數據中心項目的節能審查。
北上廣深的數據💛中心政策一直起著風向標的作用,就像目前各省限制PUE一樣。因此,細化區域、功能、指標之舉,部分省份未來或將跟進,值得IDC企業持續關注。
更嚴格的更嚴格。
怎樣知道數據中心是否滿足多個指標?節能監測發揮作用。
此前,相關部門對數據中心的監管大多集中在審批階段,現在運營中的能耗監管日益加強。今年年初,北京市發改委向11家單位PUE超過1.4的數據中心發布了《節能監測建議書》。廣𝓀州節能中心對46個年耗電量超過5000萬千瓦時的數據中心進行節能監控。
能源在線監測也被相關單位采用,監測更加實時,對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有了更徹底的把握。
目前,上海數據中心在線能源審計平臺已覆蓋上海互聯網數據中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表示,下一步將開展100多個數據中心能源利用常態化月報的統計管理。🌠10月13日,北京市發改委要求,2021年底前,包括數據中心企業在內的26家重點用能單位將實時監測數據接入北京節能監測服務平臺
不合格怎么辦?舊數據中心的改造和淘汰已經提上日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規劃研究所大數𒆙據與數字經濟研究部副主任唐偉建議,IDC企業不僅要著眼于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還要取而代之的是多層次、多梯次的建設內容。只有積極參與舊數據中心的改造,未來才能獲得更大的效益。
引導IDC企業按照政策解決困境。
面對上述政策環境,IDC企🌄業如何適應政策引導,在監管中尋求發展,是當前行業的共同思考,從行業ꦆ巨頭到區域數據中心,都有相應的措施。
IDC圈的總結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提前布局市場資源。
許多政策表明,北上廣深市場增長空間有限,其他地區能耗限制政策收緊ꦆ,獲取能耗指標的難度也在增加。對于IDC企業來說,有必要在一線市場周圍和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做好準備。
前者,如北京周邊的北京周邊地區,承擔了大量溢出的市場需求,許多龍頭企業通過收購IDC企業股權,迅速涉足該地區市場。《2020-2021年北京及周邊地區IDC市ও場研究報告》預測,未來三年,北京80%以上的新機柜資源將集中在北京市中心城區以外的郊區、廊坊、張家口和天津武清區。
后者如成渝、華中地區,區域性企業和龍頭企業紛紛登陸該項目。根據科智咨詢發布的數據,2020年成渝地區IDC業務市場規模為37.8億元,是目前中國IDC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預計到2022年,成渝地區IDC市場總體規模將達到72.4億๊元,增長近2020年的兩倍。
第二,注重功能賦能城市運營和重點產業。
盡管能耗政策收緊,但實際上,一線城市并不是絕對排斥數據中心,而是越來越依賴。
在IDCC2021上海站的演講中,萬國數據高級🐈副總裁陳江平也揭示了這一點,數據中心💜與城市發展呈現出強烈耦合的共生關系:
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數字大腦是數字城市建設和智慧城市運營的指揮官,數據中心作為數字大腦穩定可靠運行的物質基礎和關鍵設施;在云計算等城市數字產業的發展中,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發揮著重要的協同作用。到2020年,北京、上海和廣東省的數字經濟將占GDP的55.9%、55.1%和47.2%。數據中心占社會總能耗的5%以下,支撐了約50%的經濟增長;近年來,在疫情和自然💃災害的洗禮下,由于對金融、醫療等行業的支撐作用,數據中心正在成為新的民生基礎設施,面臨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的要求;因此,IDC企業可以從未來的城市發展維度思考和重新定義數據中心的功能和應用場景,或者有新的切入點。
第三,全生命周期精細節能。
據估計,在數據中心的所有能耗中,終端用戶控制的服務器等IT設備🔥的ꦗ能耗占70%~80%,數據中心控制的暖通空調系統的能耗占15%-25%,電力傳輸占5%-10%,其他部分占1%。
因此,暖通和電力傳輸可🐠以作為降低能耗的主要重點。目前,IDC企業在這兩部分采取孤立的產品和節能措施,每次效果都很低。
陳江平在講話中介紹了另一種思路:將數據中心降耗的概念貫穿整個生命周期,采用新技術,強化運營手段,不斷🐼提高能效。
簡單來說,在設計階段引入多種智🌠能設計,實現全生命周期預測,最小化碳足跡,如用液冷系統代替傳統空調制冷系統,提高傳熱性能;在運營階段,利用自建的智能指標平臺,如人𒁏工智能控制操作系統和智能監控系統,可以快速發現傳統方法找不到的優化點,判斷分析數據中心進一步提高能效,減少PUE空間,實現最佳運營能效。
全生命周期節能效果如何?
據悉,萬國數據中心的平均PUE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17%~22%。其中,華北最佳PUE達到1.22,華東1.25,華南1.29。以𝓰華東地區為例,萬國數據預計今年比行業平均水平節約2億千瓦時用電量,碳排放量減少1🔯6萬噸。
綠色電+碳抵消IDC走向碳中和。
風物長宜放眼量。
在🌞目前的政策下,數據中心PUE的減少只🦹是節能減排。如何響應國家碳中和的長期戰略目標,實現零碳數據中心?
一些IDC企業正在轉變思維,從能源側向能源側轉變,探索零碳路徑。
使用綠電
對于數據中心來說,超過95%的碳排放是間接排放——能源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中心改變能源結構,🦋利用風、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減少這部分碳排放。
在使用綠色電力方面,位于烏蘭察布、云貴等可再生能源豐富地區的數據具有先天優勢,其他地區的數據中心難度較大。當前ꦜ,萬國數據有5個數據中心每月使用綠電的比例超過95%,其中3個位于上海,充分說明一線城市數據中心不可能大比例使用綠電。
根據IDC圈的說法,這是由于該公司一直在實施雙碳發展戰略,近年來可再生能💛源(不含市電固有)的整體使用比例不斷提高,從2019年🍸的10%到2020年的20%以上,預計2021年的30%。
碳抵消
即便完全使用綠色電力,數據中心仍然有5%的直接碳排放,這部分需要碳抵消。
IDC企業可以通過購買綠色證書、碳排放配額等直接方式,🍌也可以安裝光伏發電或余熱回收或再傳遞能源,實現碳抵☂消。
對數據中心這個據中心來說,碳抵消真的能減少碳排嗎?
就拿陳江平介紹的萬國數據兩個數據中心來說,其中一🦄個在建筑南立面上建造太陽能墻,電力自發自用,每年可以減少市政用電約12萬千萬,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0噸;另一個對數據中心進行預🍸熱回收,相當于每年節約620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00噸。
因此,可再生能源+碳抵消,數據中心將來可以實現真正的碳中和。
綜上所述,零碳數據中心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時間內,數💧據中心仍然面臨節能降耗的🦩壓力,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可以預見,隨著國家碳中和目標的進一🥃步推進和萬國數據等行業企業的不斷探索和創新,數據中心行業將朝著低碳、零碳的方向堅定前進。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請聯系站長郵箱:shawn.lee@eliancloud.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標題: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
TAG標簽:數據中心
地址://beijingyml.cn/article/20211022170425.html